配资股票平台

持仓股票配债 科创向新|田轩:科创板改革接下来还有哪些新期待


发布日期:2024-08-11 12:58    点击次数:132

持仓股票配债 科创向新|田轩:科创板改革接下来还有哪些新期待

  科创板开市五周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系统推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创新和配套制度改革,在推动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近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

  5年来,田轩对科创板的三方面改革成效印象深刻:一是聚焦于服务国家战略导向的高科技创新企业,提高对科技型企业包容度,并与其他板块形成联动;二是引入做市商机制,进一步推进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增强A股市场流动性;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资门槛,推出科创50指数及相关ETF等投资产品,改善投资者结构。

  “5年来,科创板为优质科技企业营造了更加包容的投资服务环境。很好地支撑了中国科技产业科研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拓展等创新活动,在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田轩称。

  从设立之初,科创板就被寄予“中国版纳斯达克”的期待,虽然5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相较于纳斯达克,田轩坦言,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硬科技属性仍有提升空间,对于中小科创型企业来说融资门槛仍偏高,精准化支持不足,市场流动性仍偏低。

  因此,田轩建议,未来科创板需要从四方面,持续发挥资本市场“试验田”作用:一是继续完善上市标准,尤其是完善科创企业认定标准,支持“硬科技”企业;二是探索科创板储架发行制度,根据公司发展阶段进行融资,降低发行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三是完善交易机制,推进T+0交易机制试点,推动投资者结构转变;四是进一步完善退市配套措施和相应的转板机制,畅通企业退市的后续融资通道等。

  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期间,证监会发布了被称为“科创板八条”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

  “对科创板来说,可借助‘科创板八条’进一步优化机制设计,尤其是完善发行定价机制,与北交所、创业板等市场做好衔接,推进配套制度改革,提升新型金融产品供给,做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流动性,不断提升市场吸引力。”田轩指出。

  展望未来,田轩最期待科创板在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推进估值改革等方面的举措,这有望引导市场坚持长期主义,深度扶持“早、小、硬科技”企业,真正壮大耐心资本。

  从科创板进一步放眼中国资本市场,田轩说:“中国资本市场下一步的改革可在已有成功经验上,继续夯实基础制度,创新关键机制,推动资本市场从融资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变。”

  “接下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重心可聚焦在三方面:一是全面落实注册制,综合考虑行业、市值、财务指标等不同特征,制定差异化上市标准,健全转板机制,形成不同阶段的融资服务市场。二是创新税收和会计政策改革,放宽养老金、保险、企业年金等权益配置比例要求,营造长期主义投资理念。三是进一步严格规范类退市标准,进一步压缩功能重叠的退市环节,促进优胜劣汰、吐故纳新的良性市场生态的加速实现。”田轩进一步指出。

  田轩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并获延续资助(首批)、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第九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司金融、企业创新和创业投资,其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累计150余次位列全球前1%高影响力论文。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对田轩的专访实录(略有编辑):

  澎湃新闻:您怎样评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五年,采取的改革以及取得的成绩?哪些举措令您印象深刻?

  田轩: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注册制试点成功实施,系统推进了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创新和配套制度改革,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集聚地,在推动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

  其中,成效显著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改革举措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聚焦于服务国家战略导向的高科技创新企业,优化发行标准,提高对科技型企业包容度,与其他板块形成联动,体现了对不同阶段企业的融资支持。

  二是引入做市商机制,进一步推进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增强A股市场流动性。

  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资门槛,推出科创50指数及相关ETF等投资产品,改善投资者结构等。

  澎湃新闻:科创板发展至今,数百家硬科技企业相继发行上市,这对科创板、中国科技产业乃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未来,科创板的上市企业是否有可能向软科技方向拓展?

  田轩:5年来,科创板坚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上市的首选地,为优质科技企业营造了更加包容的投资服务环境。

  而通过资本助力,提升科创企业对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的全球化配置能力,大大提升了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服务效能,很好地支撑了中国科技产业科研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拓展等创新活动,在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技术应用拓展需求不断增强,科创板可在服务好硬科技企业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软科技服务功能,满足新质生产力下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需要。

  澎湃新闻:科创板从设立之初就被寄予“中国版纳斯达克”的期待,五年来科创板完成了哪些使命?距离纳斯达克还有哪些提升、完善空间?

  田轩:五年来,科创板聚焦于服务国家战略导向的高科技创新企业,顺利完成了注册制试点,并逐步推向其他板块。同时在建立多元化投资门槛、优化交易机制、丰富投资品种、强化持续监管等一系列举措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均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不过,目前科创板相对于纳斯达克而言,上市公司的硬科技属性仍有提升空间,对于中小科创型企业来说融资门槛仍偏高,精准化支持不足,市场流动性仍偏低。

  未来,科创板需要持续发挥资本市场“试验田”作用。一是继续完善上市标准,尤其是完善科创企业认定标准,健全全链条“绿色通道”,支持“硬科技”企业。

  二是探索科创板储架发行制度,根据公司发展阶段进行融资,及时精准解决公司需求,降低发行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三是完善交易机制,推进T+0交易机制试点,并加强投资者教育,进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投资者结构转变。

  四是进一步完善退市配套措施和相应的转板机制,畅通企业退市的后续融资通道等。

  澎湃新闻:2024陆家嘴论坛期间,证监会推出了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科创板八条”。接下来,您最期待哪些政策?对科创板来说有哪些机遇?

  田轩:“科创板八条”为创业投资、科技型企业上市、债券融资、并购重组、再融资等提供全方位支持,将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强一二级市场联动,为优质科技企业营造更加包容的投资服务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我最期待科创板在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推进估值改革等方面的举措,将引导市场坚持长期主义,深度扶持“早、小、硬科技”企业,真正壮大耐心资本。

  对科创板来说,可借此机会,优化机制设计,尤其是完善发行定价机制,与北交所、创业板等市场做好衔接,推进配套制度改革,提升新型金融产品供给,做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流动性,不断提升市场吸引力。

  澎湃新闻:今年上半年,IPO出现了阶段性的收紧。科创板IPO发行与支持高科技企业融资发展方面,您认为应该如何把握平衡?

  田轩:科创板应聚焦科创板战略定位,强化“硬科技”特色,完善上市发行标准,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推进估值改革,完善科创板市场生态,提升对优质科技企业的资本服务效能。

  与此同时,落实新“国九条”等政策要求,严把“入口关”,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方责任、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扩大IPO现场检查的覆盖面等,更加强调对优质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的精准性,进一步优化科技企业上市发行流程,持续提升审核效率和透明度。

  此外,推进科技属性强、科研投入和成果产业化水平高的优质企业更加顺利进入科创板上市程序,保证IPO发行节奏进入更加合理的常态化阶段,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澎湃新闻:科创板率先试验的注册制等改革举措,如今已经在全A股推行。A股上市企业数量在逐渐增长,但同时IPO破发也陆续出现,一现场检查就撤申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您怎么看这些现象?

  田轩:新“国九条”等政策调整下,监管要求严把IPO入口关,从源头上确保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督促企业树立正确“上市观”。同时,针对中介机构整体上市督导尽职情况,加强对现场检查力度,压实中介机构职责,加强对发行信息披露不规范、尽职调查把关不严、质控内核风险识别不足等行为处罚。

  至于那些不符合上市要求,企图采用非常手段、“带病闯关”的企业,出现撤单现象在所难免,且随着上市监管质量提升,发行定价机制完善,IPO破发也属正常现象。

  但同时,也正说明了目前我国上市企业质量整体仍不高,通过加强IPO上市把关,可督促企业加强公司发展长期谋划,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推动中介机构严格履行核查验证、专业把关职责,从源头上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

  澎湃新闻:从科创板到全面注册制,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不断取得进展,外界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也充满期待。您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下一步的改革举措,重心应该是什么?

  田轩:中国资本市场下一步的改革将在已有成功经验上,继续夯实基础制度,创新关键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推动资本市场从融资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变。

  预期将建立更加规范、成熟的市场发行机制,平衡量与质的关系,满足实体企业的融资需求;加强上市公司治理,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进一步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提升监管成效,及早识别风险并进行风险防范,保障投资者权益和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其中,重心应聚焦在三方面。一是全面落实注册制,综合考虑行业、市值、财务指标等不同特征,进一步研究丰富发行条件,健全精准识别机制,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制定差异化上市标准,健全转板机制,形成不同阶段的融资服务市场。

  二是创新税收和会计政策改革,放宽养老金、保险、企业年金等权益配置比例要求,引导更多长期资金入市,营造长期主义投资理念。

  三是进一步严格规范类退市标准持仓股票配债,进一步压缩功能重叠的退市环节,完善退市配套措施和相应的转板机制,畅通企业退市的后续融资通道,促进优胜劣汰、吐故纳新的良性市场生态的加速实现。





Powered by 配资股票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2 香港永華证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